English

杨致远与雅户的故事

1998-05-1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●路透社与雅户携手。

●杨致远说,做这工作,有一种从悬崖上跳下的感觉。

●雅户已不仅仅是网络文化的象征,还是大众文化的象征。

●雅户向世界头号媒体《时代》杂志发起冲击。□刘华杰编译

下文接本报4月22日第13版

初闯商海乐无穷

杨致远与费罗攻读博士初期,本想从事自动软件的开发工作,但由于少数大公司垄断了市场,所剩机会不多,他们不知如何入手。为了暂时避免选择,他们决定做点别的事情。正巧当时斯坦福大学与日本有教育合作项目,杨致远与费罗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到日本教书,他们把这视作公费旅游。

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正是在日本期间建立的。在日本他们都算外国人,于是工作、吃饭、娱乐常常都在一起。他们共同的爱好是看相扑比赛。在日本期间,杨致远结识了哥斯达黎加的一位日裔女孩,她的名字叫阿基科(Akiko)。

阿基科也来自斯坦福大学,不过她不是作为教师而是作为学生派来的。回美国后,他们经常约会,1996年夏订婚。

回到斯坦福杨致远和费罗就在校园里建立起那所小的活动房,他们各自都有住所,却整日泡在这里,他们用自己崇拜的相扑运动员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工作基地。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让他们伤透脑筋的博士研究课题。由于导师当时正在国外休假,还不至于马上催他们。

恰在这时他们突然迷上了因特网,而这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每天,他们有数小时泡在网上,分别将自己喜欢的信息链接在一起,上面有各种东西,如科研项目、网球比赛信息等。雅户就从这里发展起来。开始时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网页,只是偶尔对彼此的内容感兴趣才互相参考,渐渐地他们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,他们俩的网页也就放在了一起,统称为“杰里万维网向导”(Jerry’sGuidetotheWorldWideWeb),“杰里”是杨致远的英文名。他们共享这一资源。

这个“向导”规模迅速扩大,分类越来越细,而且不胫而走,在网上广为传播,任何知道他们的网址的人都可以使用它。世界各地的自由用户在浏览了他们的“向导”后,也常常反馈回来一些有用的信息,这大大帮助了他们了解哪些信息是有用的、受欢迎的。这种状况持续到1994年冬天。他们对“向导”的连续高速发展有些担心,编辑工作占用大量时间,寝食亦不得安宁。一想起了“正经事”——攻读博士学位,更觉烦恼。但最终他们作出了选择,暂时放弃正事,专心建设搜索引擎。

当时网上已存在一些同类搜索引擎,如Lycos和In?foSeek,它们也能对输入的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,最后返回一个详细清单。但与雅户相比,这些索引搜索工具过于机械化,雅户则建立在“手工”分类编辑信息的基础之上,相对而言更具智能性,更实用,用简单的算法是无法复制雅户的。这当然不是说“索引式搜索”没有意义。雅户也包含索引式搜索,只是不限于此,把信息组织得更规范而已。雅户引擎采取分层组织信息的方式,更适合于科学研究人员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。比如一位考古科学家和天文学家,都可以很快搜索到自己专业上的话题及动态信息,而且一般不会有重大的遗漏,这一点是其他引擎无法比拟的。

采取分层组织信息的搜索引擎当时也不只是雅户一家,如“EINet总星系”和“万维网虚拟图书馆”,但到1994年底,雅户很快就成了业界领袖。杨致远和费罗一方面累得苦不堪言,另一方面为自己突如其来的成功欣喜若狂。他们发现历史赋予的难得机会终于到来了:网景公司的导航器测试版刚刚发行,HotWired也开通了网络广告站点,通过网络赚钱的时机开始成熟。第一个找上门的公司是路透社,它是总部设在伦敦的产值达50亿美元的老牌新闻及金融信息公司。虽然路透社在美国名气还不算大,比不上美联社,但在世界上它的影响很大,它经营新闻业务已有150年的历史。路透社市场部副主任泰森(JohnTaysom)一次外出,在一家地方报纸上读到有关雅户的消息,产生了兴趣,他以后在网上经常光顾雅户网址。泰森迅速认识到“雅户”消除了距离的远近,架起了用户与其欲寻找的信息之间的联系,路透社可以利用它扩大自己的影响。杨致远对泰森说:“如果你们不找我们,我们可能也要找你们。雅户不仅只是一个目录,这还是一种媒体资产。”

路透社与雅户是朋友,但不是伙伴,合作过程中雅户并未得到多少实惠。聪明的杨致远认识到,必须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商业计划,以我为主通过广告赢利。杨找到自己的老同学布拉狄(TimBrady),他此时正在哈佛商学院读书。杨和布拉狄参考HotWired公司发布广告赢利的经验,迅速起草了一份商业计划。带着这份计划书,他们到处寻找风险投资者。

他们一边维护日益膨胀的网络资源,一边寻找商机,每天只睡4个小时。

杨回忆说:“这项工作很艰苦,但充满了乐趣。有时我有一种从悬崖上跳下的感觉,有时像置身于电影《塞尔玛与路易斯》,不知结局怎样。我们想用网络做一切,也许什么也做不成。但我们不在乎,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。”杨致远找到了红杉(Sequoia)资本公司,它是硅谷最负盛名的风险投资公司,曾向苹果(曾引导过个人计算机革命)、Atari(视频游戏工业的领袖)、奥拉克(大型数据库供应商)、Cisco系统(网络硬件商)等公司投资。但红杉公司的莫里兹(MikeMoritz)起初有些犹豫,因为雅户实在太与众不同了,与“网景”的情况还不一样,雅户本身只是“在网上提供服务”,而且是免费的,其商业潜力在哪里呢?最终,杨和费罗说服了莫里兹,使他确实感觉到“这几个小子的确有眼力,抢先占据了网上的有利位置,如果发展顺利,其战略优势十分明显。”1995年4月红杉投资雅户4百万美元。

随后美国在线(AmericaOnline,简称AOL)找上门来,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在线服务公司正好缺少一个搜索引擎,希望雅户能担此重任。美国在线的用意是收购雅户,使杨和费罗都成为他们的雇员,保证可以让他们成为富翁。但也威胁说,如果不出售雅户,他们将扶持另一家引擎公司挤跨雅户。

杨和费罗经过慎重考虑,拒绝了AOL。他们要自己经营雅户,这不完全是赚钱的问题,雅户是一项自己精心哺育的事业,创建和维护雅户是一种乐趣,他们就是自己的主人,用不着找个老佛爷在上面指手划脚。此外他们还担心把雅户出售给AOL,最终也许会葬送雅户。

随后杨又与MCI、微软以及CNet谈判,但只得到网景公司的资助。网景导航器的“因特网目录”按钮提供了与Yahoo!的直接链接(持续了一年),这大大提高了雅户的知名度,从此雅户成为多数万维网用户打开浏览器时的缺省地址。AOL最后收购了We?bCrawler(一家很早便从事索引搜索服务的公司),AOL和BNN(AOL收购的一家因特网服务供应商)的浏览器都指向它。但与雅户相比We?bCrawler缺乏特色,其影响江河日下。

推销品牌

1995年秋雅户不得不展开第二轮投资战,此前虽有不少广告收入,但转化为现金的数量极有限。这时日本的一家大财团Softbank开始向雅户投资,这使杨致远的公司走向了新阶段。Softbank由接受过美国教育的、有韩国血统的MasayoshiSon先生1981年创建,到90年代初它已是日本最大的软件批发商,声称占有一半的市场份额。1994年Softbank收购Ziff-Davis公司的展销部才引起美国人的注意,不久又以2.1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的出版部,此笔交易在向雅户投资之前刚刚交割完毕。

Softbank是通过红杉公司认识雅户的。杨致远得知Softbank要投资非常激动,这正是在日本创建日本本土雅户的最佳时机。到1995年11月Softbank最终买下雅户5%的股份(后来又大幅度增加)。两家公司迅速成立合资的日本雅户公司。雅户第二轮投资的落实使其有能力扩大服务项目,并成功地应付一些不利的现实情况。网景的导航器不久就将“因特网目录”按钮的缺省配置转而指向雅户的竞争对手Excite(正式叫做Architext),而导航器的第二个按钮“因特网搜索”长期指向InfoSeek。杨致远开始与网景讨价还价,网景提出一项建议:“搜索引擎按字母顺序排列。”这是最损的建议了,因为雅户引擎以字母Y开头!网景的变故使雅户的信息检索流量减少10%,但雅户很快度过了难关。此时Softbank已大举向因特网进军,仅向雅户就投资6000万美元。到1996年秋,Softbank全部或者部分购买了I/PRO、InterVista、PointCast、Agents公司、ElectricMinds、Freeloader、OnLive公司、USWeb及CyberCash等公司的股份。

雅户在市场细分中逐步成为明星,这部分是因为Ya?hoo!这个名字,部分是因为公司有杨致远和费罗这样的杰出人才,他们成功的传奇故事传遍全球。杨和费罗频频在电视上、杂志封面上亮相,包括《连线》和《福布斯ASAP》。

杨致远认识到现在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大雅户品牌的影响。除了在网上为自己做广告外,在网下也有大举措:如出版发行量很大的著作《雅户路路通》(Yahoo!Un?plugged)。雅户又与Ziff-Davis合作,将后者的原有杂志《因特网生活》改名《雅户:因特网生活》出版,此举一两拨千斤(雅户公司极少参与杂志的编辑工作)。此杂志在报摊、机场及其它公共场所均有出售,极大提高了雅户的知名度,同时对Ziff-Davis也有利,改名后杂志发行量在短期内翻倍,达到20万份。

雅户还通过传统的广告宣传自己的品牌,它是对电视感兴趣的第一家因特网公司,它愿意在各种媒体上购买时间和空间做广告。爱德华(KarenEdwards)是“雅户”品牌的专职捍卫者,她的学业背景不是软件和工程,而是“商品营销与媒体”。此前她在Clorox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工作。雅户品牌的成功使她跻身于《广告时代》1996年“促销100佳”。

面对耐克(Nike)的“JustDoIt”和伯格金(BurgerKing,1954年由McLamore和DavidEdgerton在美国迈阿密成立的一家快餐公司,其分店现已遍及美国50个州和世界上56个国家。)的“HaveItYourWay”,雅户推出“DoYouYa?hoo!”这一有煽动力的广告词。爱德华把这个广告短语用于雅户的几乎所有广告当中。

她有一个宏伟构想(BigIdea),奋斗目标是使雅户(Yahoo!)成为大众文化的象征,而不仅仅是网络文化的象征,使至少一半美国人知道并认可这个名字。她把顾客分成“接近冲浪者”、“非冲浪者”和“当前冲浪者”,分别采取不同的宣传战略,争取使他们喜欢雅户。在雅户上市前,爱德华鼓动花巨资重塑雅户在网景浏览器按钮中的地位,并在微软的“因特网探索者”(IE)浏览器中占据特殊位置,使因特网上大约几万个公司站点和个人网页与雅户建立链接关系。

为了扩大影响,雅户在保持组织分层结构信息的同时,努力集成各种实用信息,如新闻热点、本地雅户、股票行情、美国电子地图、美国有线电视网新闻、NBA赛事、人物查询、亚马逊网络书店链接等等。

可以看出来,雅户正在向世界头号媒体冲击。到1995年秋,雅户的阅读量为每天3百万页,每周21百万页。到1996年春,每周已达42百万页,年底达到每周1亿页。美国的《时代》周刊高峰期发行量达4百万册,每册平均100页,算起来每周有4亿页,假设有一半页数被读者阅读过,则每周有2亿页。到1997年底雅户就可以超过《时代》,本世纪末可以数倍超过《时代》。那么雅户与《时代》谁是实力更强大的媒体资产呢?这只是一个定义的问题。如果把“实力”定义为编辑力量的话,则雅户稍逊一筹,但是实力代表的更是对公众理解力的影响和对消费者的促销能力,果作如是观,则雅户必胜无疑。

《时代》是一种传统媒体,通过多级分销商单向地向消费者“广播”,而雅户是双向的“交流”,反馈功能强大,读者可以自己选择读什么以及怎样读。于是雅户可以根据不同读者,提供不同类型的广告,以便“投其所好”,而《时代》做不到。

展望未来

雅户还在发展,世界更在变化,以后会怎样?雅户真的能超过时代-华纳集团?中间是否还会杀出一批黑马?没人知道。

杨致远虽然高瞻远瞩,但他也不愿空想未来。他说至少在5年内他不会放弃雅户。“我喜欢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,没有比这更好的职业了。”最令他激动不已的是,他与费罗、网景公司以及其他人一道,有机会成为第一批先锋人物,亲自参与将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集成为一个超级媒体的伟大工程,这一切充满了新奇。杨致远描述自己的感觉是,好像“从直升飞机上跳下,首次在山坡上滑行,你不知道哪有树,哪有悬崖。这是一种极妙的感觉。这好比清晨第一个来到高尔夫球场,场地上还有露珠。这好比登上月球并留下人类的脚印。然而它又比所有这些都安全”。

雅户何以更安全?杨致远说:“我们不会失去什么。开创这项事业时,我们两手空空。我可以诚实地说,我不在乎返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,因为我有的是时间。”杨致远除周末一天工作6-7小时外,每日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0点。工作之余他多数时间是陪阿基科。“没有她以及家庭我不可能做好雅户,但她们有时令人厌烦,我们想说我们之间有20种以上不同的爱好,但我们没有。”1996年秋,他们第一次为自己购置了新居。

杨致远的故事有许多,篇幅所限只能到此为止。最后谈谈雅户成功的几点启示。

启示之一:提供“稀缺资源”。在日益膨胀的因特网上,信息不是稀缺的,而有关信息的“目录”却是稀缺的,杨致远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,虽然他学的并不是经济学。

启示之二:抓住时机,机不可失。有得必有失,看准了就大胆行动,信息产业先下手为强。

启示之三:帅才的重要性。杨致远年纪不大,但文理贯通,综合运用工程、管理、商业、媒体、金融知识的能力很强,在关键时刻他能起用独挡一面的大将。由此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他在斯坦福所受到的全面教育和环境熏陶。

此外主帅的冷静、胆识、坚定性也很重要,雅户之所以有今天,多亏他几次毅然拒绝“交枪”,此所谓天降大任于杨氏也。杨致远和费罗更执着事业而非个人财富。

(感谢杨致远就本文写作提供帮助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